亲射鹿看孙郎

三国/权逊

[权逊][考据]“分义特异,荣戚实同”——我和你呀,情分特别不一般,喜乐忧虑实在相同

最近翻《三国志》,又看到“分义特异,荣戚实同”这句话。嗑糖的同时,发现网上对这句话的常见翻译都有错误。于是简单梳理一下整段话的逻辑,以及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什么。


事情发生在黄武五年(公元226年),陆逊向孙权上了一封奏表——


《三国志·吴书二·吴主传》:

冬十月,陆逊陈便宜,劝以施德缓刑,宽赋息调。

又云:“忠谠之言,不能极陈,求容小臣,数以利闻。

权报曰:“夫法令之设,欲以遏恶防邪,儆戒未然也,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?此为先令后诛,不欲使有犯者耳。君以为太重者,孤亦何利其然,但不得已而为之耳。今承来意,当重谘谋,务从其可。且近臣有尽规之谏,亲戚有补察之箴,所以匡君正主明忠信也。《书》载‘予违汝弼,汝无面从’,孤岂不乐忠言以自裨补邪?而云‘不敢极陈’,何得为忠谠哉?若小臣之中,有可纳用者,宁得以人废言而不采择乎?假若谄媚取容,虽暗亦所明识也。至于发调者,徒以天下未定,事以众济。若徒守江东,修崇宽政,兵自足用,复用多为?顾坐自守可陋耳。若不豫调,恐临时未可便用也。又孤与君分义特异,荣戚实同,来表云不敢随众容身苟免,此实甘心所望于君也。

于是令有司尽写科条,使郎中褚逢赍以就逊及诸葛瑾,意所不安,令损益之。 

译:

冬十月,陆逊向孙权陈说应当办理的事情,劝说孙权施行恩德,宽缓刑罚,减少田赋,停征户税。

又说:“忠直的话语,不能全部诉说。谄媚求容的小臣,常常进功利之语。

孙权答复说:“法令的制定,就是要遏制犯罪,防患于未然,怎么能够不设置严厉的刑罚来威慑小人呢?这叫作先以法令制约,后依法律制裁,不想有人犯罪违法而已。你认为刑罚太重,我又何曾将刑罚看做为有利的事,只是不得已而为之。现在接受你的意见,应当重新咨询谋划一下,务必使法令合适恰当。并且,亲近的大臣有尽力劝谏的责任,亲人也应提出补察得失的建议,以此来纠正君主的过失,表明自己忠的义。《尚书》记载,‘我有过失,你必须纠正;我错了,你不可跟着顺从’。我难道不乐意听取忠言来弥补自己的欠缺吗?你说有人‘不敢全部诉说’,他们又怎能算是忠直呢?如果小臣之中,有可以采纳任用的,难道能够因为他职位低下,就废弃他的言论,而不予采纳吗?只是一味地谄媚逢迎讨好的人,我虽然愚钝,但也是能明辨的。至于征发户税的事,只是因为天下尚未平定,统一大事要依靠大家出力支持才能成功。如果只是守住江东,推行宽容政策,兵力自然够用,何须征收更多户税?然而我们并非狭隘地只想坐守江东。如果不预先征收户税,恐怕临时征用就不那么方便了。另外,(因为)我和你情分特殊,(所以)喜乐与忧虑都是相同的。来表中说不敢随大流容身苟安,这实在满足了我对你的期望。

于是孙权命令有关主管官员写好全部的法令条款,派郎中褚逢送给陆逊和诸葛瑾过目,凡是他们认为不妥当的地方,就由他们增删修改。


大概总结一下整件事,就是陆逊对孙权说,当今的朝堂,许多忠直的人不敢直言进谏,反而小人却常常进功利之语,谄媚求容。孙权听后,认为那些不敢直言进谏的人,并不算忠直,真正忠直的人,应该不要有任何顾虑,直接进谏。

在对话的最后,孙权又感慨了一句。说他们二人情分特殊,因此喜乐与忧虑都是相同的。陆逊在来表中提到,自己不敢像那些容身苟安之人那样,不进忠言。这句话让孙权觉得,陆逊满足了自己对他的期待。


孤与君分义特异,荣戚实同,来表云不敢随众容身苟免,此实甘心所望于君也。


这句话在网上常见的翻译是什么呢?


我与你名分虽然有异,但荣辱喜忧相同。来表中说不敢随大流苟安容身,这确实是我对你的真切希望。


让我们来逐个词语分析,这个常见翻译错在哪里。


分义:

1、谓遵守名分,为所宜为;

2、情分,情义。


特异:

1、特别怪异;

2、特殊,不同一般;

3、特别优异。


首先是“分义特异”,在网上常见翻译中,翻译为“名分虽然有异”显然是不对的。因为如果是“名分虽然有异”,就应该写作“分义异”,而不是“分义异”。这个“特”字在这里无法解释,显然孙权不会对陆逊说“我和你名分特别怪异”。

因此,此处的翻译应该是“情分、情义很特殊,很不一般”。


甘心:

1、情愿;

2、满意,满足。


所望:

期望。


接下来是“此实甘心所望于君也”,在网上常见翻译中,翻译为“这确实是我对你的真切希望”,但这个翻译也是有误的,因为这个翻译当中,并没有把“甘心”二字译出来。

如果把整个句子进行断句,那么就是:


此实 甘心 所望 于君也

这实在是 满足了 我对你的 期望


并不是“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”(你还没满足我),

而是“你已经满足了我的期望”。


联系上下文,陆逊提到有许多人不敢直言进谏,但自己不会和他们一样。所以孙权发出这样的感慨:

(因为)我和你情分特殊,(所以我们的)喜乐与忧虑都是相同的。(因此我对你也抱有了更高的期望)

你在来表中说,不敢随大流苟安容身,这实在(已经)满足了我对你的期望。


在网上流传的错误翻译中,整句话有些前言不搭后语,无法和前文产生联系。但其实,这段话是有因果关系的:

因为二人情分特殊,孙权认为他们的喜忧一定是相同的,所思所想都是一致的,所以孙权才对陆逊有了更高的期待。而陆逊此次的直言进谏,让孙权感受到了爱与关怀,明白了自己的期待并没有落空,陆逊真的会毫无保留向他提出谏言,不会为求容身,就对他虚情假意谄媚吹嘘。孙权高兴于陆逊的这个举动,所以特意在谈话的结尾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,表达自己对陆逊的喜爱:


我们的情分这样特殊,你又对我这样好。

夫复何求呢?

评论(5)
热度(120)
  1. 共1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亲射鹿看孙郎 | Powered by LOFTER